凯发平台2017年09月25日电(通讯员 王彤)9月25日下午♻️👐🏻,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科学家余莎做客环境学术沙龙第375期,作了题为《GCAM-China: A tool for Provincial-Level Energy and Emissions Projections》的学术报告。本次沙龙由大气污染控制教研所助理教授邢佳主持,20余名师生听取了报告2️⃣。
余莎主要介绍了其团队在GCAM-China模型开发和应用方面的工作。余莎首先介绍了六种高分辨率IAM模型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差异,随后着重介绍了GCAM模型的模块组成以及模块间的连接方式👨👨👧🥽。GCAM模型作为IAM模型的一种,将经济、能源、土地利用、水系统和气候等模块连接起来🚽,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对社会发展🍆、能源结构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🌎。GCAM模型在国家内部进行区域尺度划分,能够很好地体现各地区的差异性。GCAM-China模型针对中国31个省进行了区域细化,其中能源供给部门及建筑🐙、交通🏌🏽♀️、工业等能源终端需求部门已做到了分省尺度。在讲座结束后🦯,余莎老师与到场的师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交流,同学们收获颇丰。

余莎作报告 王彤 摄
余莎目前在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工作,是基于全球综合评估模型系统框架下的中国分省尺度能源系统模型(GCAM-China)开发团队的负责人。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及全球能源和气候变化减缓政策问题、二氧化碳排放情景和减排途径、低碳和可持续能源政策等。
供稿🚽:院办